夜读张九龄。

0

知己如相憶,南湖一片風。

▲ 题图 元 唐棣 雲浦拏舟圖


东八区时间:12月5日 22:00

本期主持:Nicole




01

與王六履震廣州津亭曉望
 
明發臨前渚,寒來淨遠空。
水紋天上碧,日氣海邊紅。
景物紛為異,人情賴此同。
乘槎自有適,非欲破長風。


02

三月三日申王園亭宴集
 
稽亭追往事,睢苑勝前聞。
飛閣凌芳樹,華池落彩雲。
藉草人留酌,銜花鳥赴群。
向來同賞處,惟恨碧林曛。


03

秋夕望月
 
清迥江城月,流光萬里同。
所思如夢裡,相望在庭中。
皎潔青苔露,蕭條黃葉風。
含情不得語,頻使桂華空。


04

庭梅詠
 
芳意何能早?孤榮亦自危。
更憐花蒂弱,不受歲寒移。
朝雪那相妒,陰風已屢吹。
馨香雖尚爾,飄蕩復誰如?


05

登襄陽峴山
 
昔年亟攀踐,征馬復來過。
信若山川舊,誰如歲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令圖猶寂寞,嘉會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漢水波。
逶迤春日遠,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來煙景和。
同心不同賞,留嘆此岩阿。


06

答王維
 
荊門憐野雁,湘水斷飛鴻。
知己如相憶,南湖一片風。
 
『參考』

寄荊州張丞相
王維
 
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
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
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
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


07

立春日晨起對積雪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玉潤窗前竹,花繁院裡梅。
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參考』

和張丞相春朝對雪
孟浩然
 
迎氣當春至,承恩喜雪來。
潤從河漢下,花逼艷陽開。
不睹豐年瑞,焉知燮理才。
撒鹽如可擬,願糝和羹梅。




生平:

張九齡(673年~740年) 字子壽,號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朝開元名相、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


  • 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登進士第,為考功郎沈佺期所賞識。被授予校書郎官職。

  • 神龍三年(707年),張九齡赴京應吏部試,才堪經邦科登第,授秘書省校書郎。

  • 神龍四年(708年),太子李隆基有所作為,舉天下文藻之士,親自策問,九齡應試道牟伊呂科,對策優等,升為右拾遺。李隆基即位為玄宗,張九齡改任左拾遺。

  •  開元四年(716年)秋,張九齡又以“封章直言,不協時宰”,招致了姚崇不滿,這年秋天,他以秩滿為辭,去官歸養。張九齡回到嶺南,住了一年多時間。他並不閒居,而是想為家鄉辦點實事。甫到家中,便向朝廷狀請開大庾嶺路。

  • 開元六年(718年)春,張九齡被召入京。到京後,因修大庚嶺路有功,拜左補闕,主持吏部選拔人才。

  • 開元九年(721年),張説入拜宰相。張説對張九齡早寄以厚望,見他果然文才出眾,又和自己同姓,便與他論譜敍輩,誇獎張九齡“後出詞人之冠也”。靠張説的賞識和提拔,張九齡提升為中書舍人內供奉。

  • 開元十一年(723年),張九齡被任為中書舍人。

  • 開元十四年(726年)四月,宇文融和李林甫等人彈劾張説,張説被罷相,張九齡也受牽連,張九齡改任太常少卿。

  • 開元十八年(730年),張九齡轉任桂州(治所今廣西桂林)刺史、嶺南道按察使、御史中丞。便道歸省,與家人歡聚。

  • 開元十九年(731年)三月,張九齡被召入京,擢秘書少監,兼集賢院學士副知院事。他奉旨代撰敕文,對御而作,不須草稿,援筆立成,深為玄宗倚重。

  •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五月,張九齡升任檢校中書侍郎,十二月,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國史。當時范陽節度使張守璉因為副將安祿山討伐奚、契丹失敗,捉拿護送他到京城,請求按照朝廷典章執行(死刑)。張九齡奏明皇上説:“張守璉的軍令一定要執行,安祿山不應該免除死罪。”皇上特別赦免了他。張九齡上奏説:‘安祿山狼子野心,面有謀反之相,請求皇上根據他的罪行殺掉他,希望斷絕後患。”皇上説:“你不要因為王夷甫瞭解石勒這個舊例,誤害了忠誠善良的人。”於是放安祿山回到藩地。

  • 開元二十二年五月,張九齡遷升中書令集賢院學士知院事修國史。開元二十三年,加封為金紫光祿大夫。

  •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周子諒因為胡亂講吉凶,皇上親自加以質問,命令在朝堂上判決殺掉他。張九齡因犯了舉薦不稱職的罪,降職擔任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 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春,他請求回鄉拜掃先人之墓,當年農曆五月因病去世, 終年六十八歲,皇上贈封他為荊州大都督,諡號文獻。




0